孙中山先生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孙中山先生大声疾呼“亟拯斯民于水火,切扶大厦之将倾”,高扬反对封建专制统治的斗争旗帜,提出民族、民权、民生的三民主义政治纲领,率先发出“振兴中华”的呐喊。在孙中山先生领导和影响下,大批革命党人和无数爱国志士集聚在振兴中华旗帜之下,广泛传播革命思想,积极兴起进步浪潮,连续发动武装起义,推动了革命大势的形成。
而宋庆龄无疑是继孙中山之后三民主义的扛大旗者。
翻看伟人宋庆龄的照片,正值青春年华的的宋庆龄清秀端庄,不折不扣称得上一代古典美女。美丽清秀,楚楚动人。
展开剩余81%但是我们尊敬爱戴她,并不是因为她的美貌,甚至我们都忽略了她的颜值。她是世界闻名的上个世纪的伟大女性。在她的一生中经历了中国的天翻地覆的变化。少年求学时,小小的心灵里就充溢着爱国主义激情,她以民族大义为重,始终把自己和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事业紧紧联系在一起。为中国的民主和解放事业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下面这些图片见证了她在我们国家的几个重要时期,都坚定地站到了最前线。
1915年,宋庆龄22岁,正值青春年华。为了祖国大业,为了祖国的未来。她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和她崇拜的孙中山先生结为革命伴侣,至此走上了与一般女人不同的道路。追随孙中山高扛国民大旗,与孙中山并肩战斗,成为孙中山革命事业的得力助手。在危难时刻全力帮助并保护孙中山的安全。
1924年,宋庆龄与孙中山在黄埔军校开学典礼上,1924年,孙中山在中国共产党和苏联的帮助下,在广州的黄埔建立陆军军官学校,因为学校是在黄埔人们称之为黄埔军校。这是一所国共合作的革命军事学校,周恩来、恽代英、萧楚女、聂荣臻等人曾先后在这个学校担任政治工作和其他工作,在他们带领下以红色思想为当时的革命军队武装培养了大批后备骨干力量。这一张图片是1924年6月16日,在黄埔军校开学典礼上,孙中山先生做了演讲。这次演讲的录音做成了唱片。宋庆龄一直在身边保存着。经常的会自己静静的倾听爱人的声音。
黄埔军校是孙中山先生,在中国共产党和苏联的积极支持和帮助下创建的是第一次国共合作的产物,作为中国现代历史上第1所培养革命干部的新型军事政治学校,影响深远,作用巨大。
广大黄埔师生在以后的国家统一与民族独立的斗争中成为中坚力量,立下了赫赫战功,为中国革命作出了重大贡献。
1925年3月,孙中山去世。32岁的宋庆龄成了国父孙中山的遗孀。胸怀民族大业的宋庆龄没有被巨痛击垮,继续扛起了三民主义大旗。
1936年鲁迅去世。鲁迅作为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民主战士,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毛泽东曾评价:“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鲁迅病重,宋庆龄还给介绍了当时很有名的美国医生。他的去世当时引起很大轰动。整个丧事全由宋庆龄出面主持。宋庆龄作为葬礼的治丧委员会人员,并主持了葬礼。上一张图片是他在鲁迅葬礼上主持。下面是他参加送葬的场面。这给了战斗在民族解放斗争中的民主先进人士们以有力的支持。
1949年9月。中国政协第1届全体会议召开。会议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朱德,刘少奇,宋庆龄等为副主席。自从孙中山去世后,宋庆龄经常努力宣传三民主义,是孙中山思想的传承者。会议前夕,宋庆龄居住上海,邓颖超亲自赴上海邀请来北京曾经政协会议,周恩来周密部署,保证安全。1949年8月28日,宋庆龄乘坐的专列抵达北京火车站,毛泽东,周恩来等亲自去站台迎接。上面的图片就是宋庆龄在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上签到。第一届中国人民政协会议有特别邀请人75人,第1名就是宋庆龄。
她在政协会议讲话中指出,“今天中国是一个巨大的动力,中国的人民在前进,在革命的动力中前进,这是一个历史的跃进,一个建设的巨力,一个新中国的诞生。”在政协第1次全体会议上,宋庆龄在政协会议上发表讲话。
1949年10月1日,中国迎来了自己喜庆的日子,盛大的开国大典召开。毛泽东宣布,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宋庆龄受邀登上天安门城楼。并被选为政府副主席。宋庆龄如约出席了开国大典,以全新的姿态出现在公众面前。在开国大典上,宋庆龄和全国人民一起见证了这历史性的一刻,对于宋庆龄来说她和丈夫孙中山为之奋斗没有实现的理想,现在共产党人替自己实现了,孙中山先生的思想得以传承和发扬,先生也应该安息了。
建国以后,宋庆龄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副主席,对物质无所求,积极负责各项重要事务,为新中国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她是一个伟大的女性,是我们仰望的榜样。是一位中国历史上少有的站在国民立场的巾帼英雄。
这里是
@湛清小简
,与大家一起分享美好,欢迎交流哦。
#冬日生活打卡季#场外配资公司
发布于:天津市